起步小说网 > 历史军事> 汉厨 >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道……就叫硬菜吧!
返回书页
选择字号: 特大     
选择背景颜色:

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道……就叫硬菜吧!(2/2)

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 作者:夏日的微风83    书名:汉厨    本书简介
这种战斗,考验的便是人类的坚持和韧性,考验的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意志力,一旦开始松懈,便会如被烈火炙烤的积雪,一两个呼吸间,便会烟消云散。

    对张安世等少年人来说是如此,对匈奴人,亦如此。

    张安世的武艺不错,虽不能与卫青、霍去病那种猛人相提并论,但在同龄人中间,无论是十八般兵器还是力量,都能算得上是佼佼者。

    可是,在这种高强度的战斗状态下,他很快就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疲惫和无力,伴随而来的,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。

    那些匈奴人疯了。

    连人带马的猛冲上来,浑然不顾精铁鹿角将战马的肚子瞬间撕开几道可怕的伤口,就连肠子和五脏六腑都会喷出来,混合着浓烈的血腥味儿,令人作呕。

    在前排巨盾的空隙,张安世第一次看清楚,原来,匈奴人长这般模样?

    眼窝略深,鼻梁略高,额头略扁平,眼睛大致有两三种,淡蓝色的,浅灰色的,黑色的,几乎每一个人都留着一圈大胡子,沾满了鲜血和汗水,看上去……吗的,看上去也不过如此啊?

    一钩镰枪戳过去,还不照样在胸腹上捅出一个血洞。

    往回一拽,照样削掉这些狼日哈的半截胳膊或一只手,让他们疼得浑身哆嗦,喉咙深处发出一连串负伤野兽般的嘶鸣之声?

    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突然消失了。

    张安世相信,那三千少年人应该都差不多,因为,就在那么一个瞬间,他明显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气息骤然弥漫开来,让每一个浸润期间者精神大振,猛的打上几个冷战,原本几近枯竭的血气之力,竟奇迹般的开始恢复过来。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“杀!”

    骤然之间,杀声震天,直入云霄。

    三千少年儿郎,在极度的疲惫、恐惧和紧张下,突然爆发出一股难以抑制的狂怒与杀意,让他们手中的巨盾更加牢固、稳定,让他们手中的钩镰枪也更加犀利。

    这,便是老师经常说的勇气吧?

    有那么一个瞬间,张安世恍惚想起,杨川曾经不止一次的教导他,狭路相逢勇者胜,面对一场不得不拼命的战斗时,管他对面的敌人是天下第一剑客,还是凶残无比的匈奴人,往死弄就是了!

    只不过,这是战争,并非武侠。

    个人的感悟,在有时候其实微乎其微,根本就抵挡不住兵败如山倒的洪流,这三千少年郎,就算意志力再坚定上一万倍,也不过是将这种绞肉机的状态多坚持十几个呼吸、或者,几十个、几百个呼吸。

    总体来说,这一仗,要败了……

    张安世的鼻子突然一酸,想起了老师杨川,想起了父亲张汤,想起来三名小师娘,刘满、织娘、娜仁托娅……对了,还有那个刚刚拜入师门没几天的霍光。

    那家伙虎头虎脑的,一脸的人畜无害,跟咱张安世一样,一看就是个老阴π。

    可惜,从今往后,再也……

    轰轰轰!

    轰轰轰轰轰!

    就在此时,七八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炸裂开来,地动山摇,无论是汉军还是匈奴人,只觉得呼吸猛的停滞了那么一瞬间,旋即,便被一股滔天热浪掀翻在地。

    张安世被气浪掀起,向后飞出七八尺方才滚落在地,一颗心啊,都快要停止跳动了。

    三千少年人都差不多,噼里啪啦落了一大片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匈奴人。

    好吧,除了冲在最前方跟他们拼命的那些匈奴人,同样被那一股无与伦比的热浪掀飞,重重落在地上哼哼着往起爬,被率先反应过来的少年兵胡乱戳死;谷口那片空地上,硬生生的空出了七八片地方,露出一些巨大的深坑。

    深坑周边一圈,寸草不生。

    深坑向外七八尺处,才是大片大片的残肢碎肉,有断腿,有断臂,更多的,则是各种动物的内脏和肠肚,花花绿绿的,血肉模糊,一时半会儿都分不清到底是人类的还是战马的。

    这一场巨变,自然来自大汉厨子杨川的手艺。

    他喜欢这种爆炒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称这一道菜为【硬菜】……

    匈奴人被这十七八下炸蒙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距离爆炸中心不太远、但没有达到杀伤范围的匈奴人,被一股又一股猛烈的热浪掀翻,从马背上滚落下来,像一群没有了视觉、没有了感觉、没有了听觉的僵尸,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,却一脸的茫然,都不知道该干什么、该说什么。

    很多人的眼眶、耳朵、鼻孔和口腔里,缓缓渗出了鲜血。

    这便是热武器的真正威力。

    表面看去,热武器需要依靠弹片、碎石等杀伤敌人;而实际上,真正猛烈的杀伤,却还是爆炸瞬间形成的真空和那席卷而过的炽热气浪,会在瞬间将人类和战马的内脏震破,将一些比较脆弱的器官撕成碎片……

    也许,这是开天辟地以来,黑火药的第一次发威。

    就连远处指挥战斗的杨川,也是心神巨震,忍不住回头看一眼葫芦沟的另一端。

    “好了,可以关门了。”

    眼看着那五千多匈奴人终于也钻进了葫芦沟,杨川一声令下,阿铁点燃了手边的四根引火绳。

    轰轰轰轰!

    随着四声惊天动地的巨响,葫芦沟的入口处,两边相距二十余丈的两座石峰猛的向上顶了一下,便缓缓软倒在地,无数的巨石泼洒开来,转眼间便封住了唯一的退路。

    “给葫芦腰位置的弟兄传讯,可以点火了。”杨川淡然吩咐一声。

    阿铁手中旗帜一阵挥舞,指令便发出去了。

    随着几声轰响,葫芦沟被一分为二。

    狭长而深邃的葫芦沟里,登时便传出一片喧哗与怒吼,还夹杂着战马的嘶鸣和匈奴人绝望而狂怒的咒骂声。

    他们是一群凶残而狡猾的敌人,这一下,谁都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,被汉军引入一条真正的死地……

    杨川侧耳倾听了几个呼吸,嘴角的那一抹古怪微笑,愈发浓郁起来:“阿铁,拿出咱们的另一样压箱底的玩意儿,以最快的速度,弄死他们。”

    阿铁‘哎’了一声,手中两面旗帜使劲挥舞七八下。

    于是,葫芦沟两侧的荒草丛中悄然出现数百人,这些人一阵忙乱后,推出一架又一架‘抛石机’;他们好整以暇的调整好抛射角度、距离,这才将一团团被捆绑得十分紧凑的干草放置在抛射架上,并往上面浇了一些黏糊糊的黑色油污。

    点燃后的草团子猛烈燃烧,冒出一股浓烈的黑烟。

    “发射!”

    “发射!”

    在旗语指挥下,将近两百架‘抛石机’骤然发力,将熊熊燃烧的草团子抛射出去,滴溜溜的向峡谷底部砸了下去。

    浇了黑色油污的草团子,重重砸在地上,登时便溅起一大团火星;那些黑色油污也不知什么东西,即便飞溅在石头上,都要继续燃烧好一阵子,更遑论溅到人和战马的身上。

    随着一阵如雨般的连续抛射,整条葫芦沟里,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

    一时间,鬼哭狼嚎。

    战马哀鸣。

    杨川站在一块山崖上,抬头看了看瓦蓝瓦蓝的天空和那鱼鳞状的千里长云,一脸温煦的轻笑一声,道:“还行,本侯的运气比诸葛孔明的略好一些。”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阿铁愕然问道:“公子,诸葛孔明是谁?”

    杨川笑了笑,道:“卧龙先生。”

    阿铁伸手挠一挠后脑勺,搓着黑不拉几的脸颊,嘟囔一句:“不认识……”

    杨川暗笑一声,你小子自然不认识,因为,本侯也不认识啊。

    不过,回头可以问一问司马迁,查一下诸葛家的族谱什么的,大约应该能够寻见几位孔明先生的老祖宗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元朔五年,盛夏。

    朔方郡沃野县以东三百里的葫芦沟里,有匈奴妖孽通过,想要前来围攻我朔方城,却不料因此而触犯天威,被天道丢下几道天罚神雷所击杀,沟中浓烟四起,火光冲天,哀号之声不绝于耳一日一夜方才停歇。

    仅此一下,便灭杀匈奴孽障两万五千余,真正是大快人心、大快人心呐!

    故而,这一条状若肥硕葫芦的大峡谷,又名为‘天雷沟’。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各位客官,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其实真要算起来,杨川的学问应该比董仲舒、司马迁任何一个人的都要大,毕竟,两世为人的阅读量就十分的惊人,干干丹丹就是千万、万万吧?

    记得他当厨子时,最喜欢的便是秉烛夜读,上知天文(修仙)下知地理(盗墓),医学星象占卜什么的,都有所涉猎。

    其中,最令他着迷的,却还是说书。

    杨川固执的认为,说书人,是汉帝国上下五千年来,最有味道的一种职业,每一个说书人,总给他一种娓娓道来的、犹如老狐狸般的感觉,往往令他流连忘返。

    长安城里便有说书人。

    不过,杨川一直不曾听过,这两三年来,他要么是在种田、做饭,要么就是在坑蒙拐骗搞钱养家糊口,即便他曾经去过几次长安城,却委实没什么心境与时间,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。

    百废待兴的朔方郡,如今也有了说书人。

    东方朔。

    好吧,这家伙总是不甘于现状,总能扑腾出一点新花样儿。

    这位后世鼎鼎大名的‘怪哉先生’,自从跟了杨川以后,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,对于读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,似乎越来越不强烈了。

    相反的,对于如何让百姓人有一口热乎饭吃,如何站着吃蹲着吃就是不能跪着吃,以及如何笑着吃而非哭着吃,却流露出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与坚持,即便是他现如今已然是郡太守治下的八百石官员,最喜欢的却是整日介的跟那些江湖儿女来往,与那些屠鸡宰狗之辈称兄道弟。

    这一点,就连杨川自己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山雨欲来风满楼,大军压城城欲摧。

    匈奴人的两万多精锐骑兵,将朔方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,驱赶数以千计的汉人和奴隶,连天累夜的在攻城,全城军民拼尽全力的守城,每一个人都在忙碌,将源源不断的木料、石头和羽箭搬上城墙,帮助一千郡兵拼死守城。

    东方朔家的茶馆却热热闹闹的开业了。

    名字很霸气:东方茶馆。

    名为‘东方茶馆’,地点却在西门大街一带,就靠近朔方城西门不足三百步,匈奴人的一些羽箭,若在顺风的情况下,都会偶尔飘过来一两支。

    他在店铺门口架起一溜齐的十口大锅,锅中炖煮着小米稀粥,里面还洒了一些杨川家的大枣、枸杞和冰糖,美其名曰‘八宝粥’,守城军民,无论老弱妇孺,皆可过来讨要一碗。

    另外,他还摆了一个茶摊,一人一扇一尺,身后悬挂一面‘指天骂地谈笑风生说人间、行侠仗义快意恩仇说书人’的大旗,喝一口杨川家的三炮台,说一段汉人如何欺负匈奴人的故事,倒也乐在其中。

    不过,大家都在忙着守城,连着两三日,茶摊上的听众只有一人、一豹、两只大傻雕。

    这一人,自然是杨川,一豹,自然是豹姐。

    至于两只大傻雕,却不是杨川家的雕一、雕二,而是霍去病家的雕甲、雕乙,它们在三天前飞回朔方城,带来了霍去病、曹襄和那一千七百羽林孤儿的消息。

    霍去病,就要回来了!

    所以,杨川的心情就分外的好,都有闲情逸致跑出来听东方朔说书了。

    对于十几日前的‘葫芦沟之战’,杨川选择了沉默。

    他严令所有人等,对葫芦沟之事闭口不谈,有意隐去这一场大战的所有细节;当然,也包括可能获得的那一场泼天军功。

    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底牌,这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
    此外,他不想抢霍去病的风头。

    甚至,有一句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,那便是朔方城外的这两万多匈奴精锐,也是他专门为霍去病、曹襄、李敢和一千七百名羽林孤儿预留下来的一道‘硬菜’……

    一口气写下来,回头一看,竟然有九千多字,修修改改,还剩下八千多……本来打算拆分成两章发出来,看着好像多一些(厨子好机灵),可是,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就没了,便干脆一次发出来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起步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汉厨 > 汉厨简介 >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道……就叫硬菜吧!
申明:汉厨最新章节,小说《汉厨》文字、目录、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
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